幻途风流传>科幻灵异>空离叹 > 第一百二十二章 三人染病
    第一百二十二章三人染病

    江一川三人既然出不去,也就只好在破屋里躲避了,争取远离外面的人,想要借此逃过一劫。只是,瘟疫这种东西,无处不在,一旦发生,没有任何人能够逃离。

    第二天早晨,江一川和小娅按照往常一样起来做饭,没觉得有什么异常,但是叫人起床吃饭的时候,才发现,老吕头、一阳和许宁一夜之间全都染病,高烧不止,脸上开始出现一些小的疱疹。更为严峻的是,三人全都陷入昏迷状态,水米不进,呕吐不止,脸上都是痛苦的表情。

    一川看到此情此景,心彻底碎了,想不到,厄运还是降临了,还是三个人同时染病。一川和小娅赶忙翻箱倒柜地去凑钱,穷尽他们的所有积蓄,也只有不到七百文而已,这点钱无异于杯水车薪。

    一川从房间里找出了几块丝巾,用滚烫的开水煮了之后,蒙住口鼻,这个方法还从药堂伙计的闲谈中听到的,希望能够有些作用吧。小娅留守在家照顾一阳三人,防止有心人把他们三个人当做尸体处理了,一川则独自去城隍庙,找一下袁大头,看看他有什么办法。

    江一川七拐八折地来到了城隍庙,看见城隍庙里的情况惨不忍睹,东一个西一个地躺在地上,脸上都是疱疹,看着就让人犯怵。

    袁大头从城隍庙里出来,看着来到一川面前,只不过,袁大头的样子有些奇怪,不仅没有任何防护,还在庙里到处照顾别的人,脸上平平静静的,好似内心毫无波澜。

    袁大头率先说到:“兄弟,出什么事了?”

    一川摘下面巾,对着袁大头说到:“袁老大,除了我和小娅,破屋里的人无一幸免,全都染病了,我还这里找你看看袁老大有什么办法没。”

    袁老大把一川面巾蒙上,无奈地看着一川说到:“兄弟,把丝巾蒙上吧,这条街已经没有什么活口了,活一个算一个吧,至于你说的事,我无能为力。”

    一川回到“袁老大,找块面巾蒙上吧,说不定还有点作用。”

    袁老大摊开了手,一脸无所谓地说到:“兄弟,没用的,我在这么多病人里面转来转去的,要感染也早就感染了,既然无可避免,那还戴着干嘛,呼气都不通畅。”

    一川看了一眼里面,望着袁老大继续问到:“袁老大,那他们怎么办,等死了吗?”

    袁老大可能是累了,坐在了台阶上,仰望着一川说到:“命贱如草的人,死了又怎么样,反正也没人知道,都是一条街上混的,帮不了他们什么,也就是临死前的一顿饱饭吧。”

    一川拱手行礼告别,离开城隍庙,朝着药堂的位置走去,身后的男人,越来越让人看不懂,初来之时,觉得他是个无恶不作的地头蛇,现在,反倒觉得是个有情有义的汉子了,这人啊,终究还是多面的。

    一川来到冷清的街道,心不禁更加凉了半截,原本干净的街道,如今却是一片污秽,破布烂纸到处乱飞,街道上三三两两地走着歪歪倒倒染病的人,他们贴着墙,朝着药堂的方向走去,其中的几个倒在了半路上,面目狰狞,眼睛看着药堂的方向,手指甲里都是淤血,临死之前,还是双上奋力向前爬了好久,终究体力不支,被黑白无常收走了。

    染病的人倒下了,没有一个人会上去搀扶的,大难临头各自飞,每个人都躲着,袖手旁观似乎就是人之常情了。一川走在这个冷清到让人心寒的街道,无能为力,我们都只是凡人,连自救都是问题,更别说拯救别人了。只不过,扬州这座城市,心寒的地方还多着呢。

    一川不想看见这些,一路小跑,来到了城中最大的一座药堂——救民堂面前,这里,无数的人在排着队,染病的人站一排,未染病的人站一排。

    药堂很大,门口的柱子上挂着一副对联,“但愿世间人无病,宁可架上药生尘”,横批,“天下平安”,沉香木的牌子雕刻,有些年头了。堂中根本就没有郎中在坐诊,未染病人的面前,有的只是桌子上摆的一排排的药包,据说,这些就是治疗瘟疫的良药,一手交钱,一手拿走药包桌子面前,竖着一个用红笔写的牌子,上书一包一贯钱。另一边染病人的面前,支着两口大锅,里面都是滚汤的药汤,大锅面前两张桌子,上面摆满了药碗,两个伙计不停地在搅动着药汤,待可以服用之后,一碗一碗地盛满,旁边的一个伙计负责收钱。桌子面前依旧摆着红字书写的牌子,只不过上面的字变为了五百文一碗,先交钱,再喝药,也是,染病的人,就算五十两一碗,他也愿意喝,无论什么年头,命就是钱。药堂的面前站着几个壮汉,一个个凶神恶煞的,手里拿着家伙,防止有人起哄闹事。

    最让人觉得气愤的是,两队人的中间,还有一个牌子,上面写着:“大喊一句救民堂悬壶济世,周掌柜天下善人的,按照牌子上的价格,否则,多加二百文。”很多人心里都在想:“既当婊子,还立牌坊,还立得这么光明正大,说他不要脸,都是夸他的了。”但又有什么办法呢,胳膊拧不过大腿,哪怕昧着良心,还是装作心甘情愿地喊了。

    江一川排在最后面,随着队伍缓缓前进。就在众人安静地走着的时候,未染病当中的几个人看见了药汤已经盛好,不管不顾地直接冲了上去,端起药碗就喝了下去,等到药堂反应过来之后,四五碗药汤已经下肚了。